智慧环生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两个平台,一个是学院事务平台,依托于业务流程引擎、智能表单引擎、消息引擎等基础平台能力,围绕学院行政和事务管理目标,建设通知公告、会议室预约、实验室预约、各类申请审批等;另一个是学院数据平台,围绕师生教学、科研、项目、奖励等数据,重构个人数据中心,并以个人数据中心为基础,结合学院各类业务数据和历史档案,逐步形成院级数据中心,促进个人数据、院级数据、校级数据有机集成和整合。师生只需填报一次数据,系统便会自动抓取生成年报,自动进行科研教学工作量计算。
针对具体的资源,系统支持灵活的预约规则配置。管理员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,设置资源开放时长,限制用户每天、每场预约次数,提高场馆利用效率等,并能够对用户的整体预约情况进行统一管理,支持预约行为可追溯、可查询、可统计。
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(以下简称“材料学院”)与学校信息化部门紧密结合,加强校院两级协同建设,提升管理服务效能,打造个性化管理模式,培养专业人才。
复旦大学在全校公共信息化业务的基础之上建立二级单位办事大厅,赋予二级单位快速构建应用服务的能力。各单位可以自主创建表单、流程、资源等服务事项,通过简单拖拽、复制并修改模板,快速实现师生审批、信息填报、资源预约等业务场景,推动二级单位智能办事业务建设,提升二级单位治理能级。复旦大学二级单位办事大厅与校级网上办事大厅(以下简称“eHall”)分开部署,发布事项、配置资源互不影响。但两者都连通了校园数字化基础平台。
学校将应用服务构建能力下沉至二级单位最小单元,积极建设与师生日常工作、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低代码配置平台(二级单位办事大厅),推动信息技术、智能技术与管理、服务深度融合,落实二级单位事务“线上办”“集中办”“掌上办”,有效提升了二级单位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,创新校院两级管理信息化模式。
2024年6月,广东工业大学网上预约平台上线。平台可实现学校会议室、场馆、教室等资源的预约,为各二级部门的资源统管带来便利。系统设有管理后台,能够通过分级授权,将释放管理权限给到各二级部门管理员,能够自行定义、管理所属资源,部门事、部门办,充分发挥合理的自主管理权。
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协同其他相关学院,开展信息类综合创新实验平台建设,旨在整合全校信息大类实验室资源,盘活现有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,提高利用率和共享率,打造一流的公共教学实验平台,助力“总师”型人才培养。
智慧环生平台将学院资源整合,打破数据孤岛和应用孤岛,根据实际需要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同职能,予以充分、科学以及恰当的分配,高效地进行充分管理,提升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率。促进教学、科研、人才培养、仪器共享、实验室安全、党政综合服务等各项业务协同开展,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保障。
平台建设同时运营“西北工业大学信息类创新实验平台”公众号,并开发完成线上实验室预约系统,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共享。学生可通过线上预约,使用实验室资源(涵盖课程预约和基地预约)。预约成功后,到对应实验室现场,通过电子班牌点击“智慧开门”选择“人脸开锁”,即可开锁。
南京理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利用信息化手段,构建集“高效数据统计、智能化管理、人性化服务”于一体的“智慧环生”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,并于去年年底正式上线,如今已经运行半年。
据介绍,为了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大学数字化转型,同济大学优化了信息化管理机制,确保各业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系统建设,信息办则专注于解决共性问题并提供技术支撑。
材料学院信息化建设有着明确的目标、建设内容和实现机制:以用户需求为导向,以部门为主体进行推进;依托校级平台“交我办”一门式流程平台和院系管理系统,对接智能化设备来提升院系的信息化水平;聚焦学院行政各部门管理工作,着重解决教学、科研、人事、财务及党政办等部门需求;通过数据汇聚、分析和展示,为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。
2024年5月,西北工业大学信息类综合创新实验平台面向全校开放共享,线上预约正式启动。
具体而言,考虑到学校各二级单位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进展参差不齐,为了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,同济大学采取了“1+N”策略。其中,“1”指的是人工智能本体的理论技术突破,依赖于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和相关学科;“N”指的是其他所有学院,包括传统学科和人文社科类的学院。学校鼓励所有学院利用人工智能升级改造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,修订课程培养方案、教学大纲以及实验和实训方式,将人工智能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,渗透到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,并改造专业课程,将AI for Science等内容融入其中。对于具体的应用场景,每个学院的院长都需要提出他们的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贡献。他们需要明确人工智能如何支持具体学科的发展,以及他们能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哪些资源、平台和新的应用场景。